东北的雪到底有多可怕?沈阳二十年来两场大雪刷新你对雪的认知
发布时间:2023-01-30 14:23:48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话在南方人看来可能是夸张的手法描写,但如果将这句话放到东北的雪景之中,那实在是太应景不过了。沈阳今年的雪就和这首词之中描写的情景别无二致,根据大清1905年天文数据记录以来,今年沈阳的雪是冬季最强之降雪,这些其实在老沈阳人看来都已经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毕竟熬过了07年的大雪,今年的春天还会远吗?
沈阳城的历史沿革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一个城市,这座城市的历史由来已久,西汉时代就有了候城的美称,到辽国和金国崛起,对于东北地区的重视使得沈阳开始上升到了地区大城。元朝的时候正式设置了沈阳路。从那个时候按照汉人山南水北为阳的传统将沈州城改名为“沈阳城”。
从元代正式确定沈阳城的名称到今天这个时代,七百多年的历史并不是废话,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一座城市有着一座城市的特点,台湾本能药效果并不是名称上的区别,也没有一个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人愿意看到以后的沈阳城变成完全的钢筋水泥堆积,这样的沈阳城是没有情怀的。
爱情之中谈及情怀就要说到经历,而沈阳城谈及情怀就要说到这座城池背后浓重的历史和永不消磨的人文气息。这里曾经是大明王朝镇守辽东地区的坚城,努尔哈赤之后金崛起曾经在这里修建了皇宫,皇太极时代改沈阳之名为盛京,其中的含义就是“缔造盛世之京城”。
明朝袁崇焕大将在去世之后留下绝命诗,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让他魂牵梦绕了一辈子的辽东之性命就关系在辽阳和沈阳这两座城市上面,有这等辉煌灿烂的历史,有如此之多的英雄故事,沈阳人的精气神又如何战胜不了一场场的百年大雪呢?
十三年前的沈阳大雪
2007年,明明就是一个十多年之前的时间,但对于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来说,似乎过去了一个世纪之久,从07年到21年的这十多年时间之中,太多的人消失在了我们的视野之中,太多的物从我们的指缝之中溜走,看得见的是文字,看不见的才是时间和历史,所以到今天,大家称道一场大雪将沈阳变成了雪城盛京的时候,还有几个记得十三年前的那场大雪?
07年的时候中国刚刚迈入到信息时代之中,沈阳为首的东北大工业龙头大哥位置虽然已经被逐步取代,但瘦死的骆驼终究是比马还大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场百年不遇的沈阳大雪是“正月十五”,许多人还沉浸在新年的喜悦氛围之中没有走出来,然后一夜之间,整个沈阳就变成了纯白。
那个时候学生刚开学,整个学校跟战壕一样,扫出来堆积在道路两边的雪都齐腰了,很多人感叹说这是自己这辈子见到最大的一场雪。路边上的车被掩埋;哪一年的雪普遍深度已经超过了一米。有人回忆说自己从浑南走路回到沈河区,一路之上全是抛锚的车辆。
一向喜欢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在那个冬天很自觉的躲在家中不敢出去,深怕打雪仗打着打着人被雪盖的不见了。南方的打雪仗可能是打雪仗,但沈阳的打雪仗那叫看不到人。老一辈的人按照过往的习惯说下大雪是好事情,因为大雪可以杀死害虫,来年又是一场瑞雪兆丰年了,可07年的雪光是清除就是让台湾性本能影片大家记住了十多年。
沈阳冬至是真的冬至
从07年到如今的21年,十三年弹指一挥间,这中间,很多上个世纪初期出生的人都去世了,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没有见过1905年的那场大雪,所以说今年的沈阳大雪是百年一遇的大雪只能从历史的文字记载之中去比较了,沈阳的雪是寒冷的,同时也是浪漫的,因为一场雪让大家想起了盛京和奉天。
盛京和奉天都是清朝时代对于沈阳城的一个台湾本能男士称呼,盛京是作为清朝的陪都存在的,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的时候,因为皇太极时代和多尔衮时代的文臣武将死的死,老的老。导致康熙皇帝一时间竟然是无人可用,当吴三桂饮马长江的时候,吓得康熙差点迁都盛京。
而奉天则是盛京的另外一个名字,被看成是满洲八旗的龙兴之地,有“奉上天之意,承中国之命”的含义,这个称呼一直用到了清朝灭亡的时候,后来才恢复了沈阳的称呼,为何说今年的大雪让大家记起这两个旧日称呼?其实是因为整个沈阳乃至国任的思想在发生变化。
所谓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过去的冬天和大雪在旧社会的时候就象征着一大批的人要悄然离去,而今天的大雪和冬日却是变成了大家赏心悦目的事情,一家人正好可以乘着这个大雪团圆,说一说历史之中的今天,谈一谈那个时代吃过的苦楚,然后全方位的观赏沈阳这座数百年古城,其中自有一番风味只可与明白人说及。
总结
沈阳城只有一个,不需要被同质化,按照自己的方式,在保留传统之中与日俱进,去度过这座古城自己的人生。也许未来几十年之后,你看沈阳城和其他城市的差距不过只是一个名字之后,你会觉得真的没意思极了,到那个时候你可能会翻看曾经的老照片,看一看今日沈阳的雪与他的好!